
油菜根腫病防治要從栽培入手
油菜是我國常見的油料作物,種植面積比較廣泛。
一、危害症狀
油菜根腫病的症狀出現在根部,這些“腫瘤”呈紡錘形或不規則畸形,主要發生在主根上,側根上較少(shǎo)。在初期,“腫瘤”表面光滑、白色,以後顔色會逐漸變成褐色,表面粗糙,時間長了還會出現龜裂。這些龜裂的“腫瘤”容易被其他病菌侵染而腐爛、發臭。發病初期,在中(zhōng)午時,由于氣溫高,油菜的蒸騰作用增大,散失很多水分,而且此時由于根部遭到了“腫瘤”的破壞,根部吸水、吸肥能力已經降低,因此在缺水的情況下(xià),病株的地上部分易出現萎蔫現象;早晨和(hé)傍晚氣溫較低時,油菜的蒸騰作用小,水分散失少(shǎo),所以不會出現萎蔫。随着病情的繼續惡化,病株會徹底萎蔫甚至死亡。
二、防治方法
1.預防。對油菜根腫病的防治,要先從栽培管理入手,從源頭上杜絕或減少(shǎo)油菜田的病菌數量,營造有利于油菜生長而不利于病原生長的環境。
方法:不從病區調用油菜種子(zǐ);與其他非十字花(huā)科作物,最好是與水稻輪作,重病田進行4-5年的輪作,可(kě)以有效減輕病害;建好油菜田排水設施,深溝窄畦,清溝防漬,降低土(tǔ)壤濕度;避免在低窪積水地塊或酸性土(tǔ)壤上種油菜;可(kě)使用粉煤灰複合肥,改良土(tǔ)壤。選擇無此病的田塊育苗,以防病菌傳播。油菜收獲後應将病殘株燒毀或堆肥。注意:堆肥一定要經過腐熟後才能在油菜田使用。采取以上措施,可(kě)降低很多發病機會,但并非就不再發病。
2.治理。當田間出現少(shǎo)量的根腫病植株後,需要及時拔除病株,并在病穴裡面撒生石灰進行土(tǔ)壤消毒。如(rú)果病株較多,還可(kě)以用50%多菌靈可(kě)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,每株灌250毫升;或者用40%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灌根,每株400-500毫升,也能夠有效控制病情。